顯示具有 腳痛日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腳痛日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琉球之旅 Trip to Okinawa, 2005

My trip to Okinawa, 2005. 
Finally, I want to record the trips to Okinawa, when I worked for China Airlines, time went back to 2004-2007.
這兩年我開始記錄自己的人生
從腳痛手記, 拍照手記, 語言所手記, 到2013好事集手記

我現在想練習用網誌記錄我的人生

包含過去我沒記錄的人生
這是我2005年利用公司的員工票去琉球自助旅行的紀錄
分為1月和九月
從季節中看出不同
這是我第二次去Okinawa


這是搭地鐵來首里城外的一個大型的墳墓
如果以風水來說應該人都避開
但我當時就是呆呆的拍照
可能觸犯一些靈吧
真是抱歉
現在想想中國人對祖先有很多的禁忌以及忌諱的 =="


這是另一景 上面有日文解釋
其實這樣的經驗才對於學日文也很大的幫助 當初在大學裡選修日文時
只有聽歌和看日劇 並沒有想出來旅行
直到當時去琉球玩 跟當地人說話
才體會到 日文 語言的重要啊




這是首里城門口 時期在二次大戰中就已經損毀之後重建的

首里城解介, 其實很棒的
只是可惜時間不多
體力也不足
只能看一部分



後來2012年
找到我long lost 的Okinawa 照片紀錄
其中看到自己出遊的照片
那時 的確看來young and pretty



應該是遊客中心休息之類的地方
居然記不起細節
果然當初就該好好記錄的
現在是有時間
而且心裡一直想為自己的人生留下東西 so.....



其實我2005春天去 (1月)
天氣不好
跟台灣一樣的陰天

而且當時首里城為了之後的節慶(好像是音樂季之類的) 在整修
還好我上次2004六月來時(第一次來琉球) 就拍了些照片
這是是舊地重遊
就看細節搂



首里城的模型喔, 進去看要買門票
忘了多少 日幣八百吧!

日本的物價本來就是台灣的三倍
不過因為我是坐飛機過去的
只預計待兩天 所以
我還是買了門票進去
就覺得不這麼作會後悔的



去了之後 看了不少簡介
介紹琉球過去的歷史以及首里城的宮廷生活
琉球以前是中國的藩屬
唐朝, 漢朝,清朝....等
所以需要向中國進貢
從琉球本身的角度來看過去
與我從教科書中得到對琉球的[小小]的認識

真的是差很多



然後就是現實的一面
腳真的痠!
真希望自己有八隻腳
累的時候就換另外的腳來走


就出門去玩的時候
就覺得很想全部看完
一直拍照留下紀念

只是
現在回想起來,
那時活動力最好
有航空公司的員工票
有錢去玩
只是沒假

現在是有時間 沒錢 以及體力 腳力更不好

what a life, just seize the day!!!!




自從我有了去琉球自助旅行的經驗
去書局時就開始去找旅遊的書來看
像Mook, 日本旅行, 琉球, 京都, 名古屋之類的
就像夢想筆記本
先把還沒去的地方影像化
在平常的生活中做準備
慢慢的往目標走過去
有了相機做影像紀錄

這一切就是我的人生瞜

這就是令人開心的地方,
可以記錄我的觀點
可以深入地方生活
進超市看看



這是首里城附近的造酒, 這裡很多造酒的地方
後來我才想起來 是國情 地方不同的因素
台灣的酒是不可以私釀的
至少不可以公開 不可以拿出來賣
我2005年 8月去名古屋玩五天時
導遊就帶我們去看了不同的造酒的地方





2005年 我花兩天在琉球自助旅行時
我看著旅遊書
上面建議的景點
加上我自己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我做了個不同的規劃

第二天我參加了當地的一日旅行團
日幣6500吧
含解說小姐 以及中餐
去了琉球文化村 二次大戰紀念所 玉泉洞

這是琉球文化村
表演當地的舞蹈
很棒的喔
獨特的三弦琴 以及亮麗的服裝







既然是花錢參加當地的旅行團
就會跟著認識當地的特產
日本本島是溫帶氣候
所以 他們稱琉球為南洋氣候

鳳梨和苦瓜 很稀奇的
其實鳳梨在台灣很普遍 但對日本本島的人不是喔!!!!



文化村裡介紹琉球的其中一樣工藝 琉璃
像展示工廠
所以 裡面做琉璃的師傅 就照平日一樣做琉璃
只是一直被觀光客看
咳 就像九族文化村一樣
原住民跳舞給觀光客看
但平常的生活是不是如此?



這是文化村裡的展示 很美~
當初 是想說玻璃的東西帶上飛機麻煩
而且我含要拎來拎去的
所以我當初都是買方便攜帶的
手帕 茶包 餅乾 之類
吃完就沒有了
但是 買紀念品就真的會擺在鋼琴上
留在我的生活中


 

藍染也很有名 有特色喔
我當初買的一條手帕當成小領巾
很特別的
這幾年都還在使用



除了跟當地的觀光團
我先拍乘車資訊
我下次來時就真的自己搭公車來
就是培養自己小探險的經驗




還有就是料理搂
這是山苦瓜沖繩料理 很下飯喔
我最近把在台灣買的山苦瓜和鹹蛋以及散蛋炒成影像中的這盤料理
July, 2013
就一直想起去沖繩的回憶
慢慢的就驅使自己寫這網誌






這是豬肉拉麵
其實 日本本島的人的飲食習慣和琉球人不同
日本本島的人也分關東 關西吧
本島的人不太吃這樣的豬肉
但是台灣人就會這樣吃的









這是首里城的一家有名的紅豆餅
我是看著旅遊書找的
其實沒多大把握
但給我找到了
超開心的
因為沒去過的地方
看著旅遊書的介紹
而找到吃的或是好玩的地方
就覺得是種夢想成真的過程
平常的生活並沒有這麼刺激啊!!!!!!!!!!







這是當初住的民宿
是專門接台灣遊客
特別是像華航勵員工票來玩的人
老闆是台灣華僑
早年來琉球 之後就定居下來了
女兒就在琉球長大
在琉球工作

...............................
I hope that I can go back to Okinawa by the end of 2013.
This is one of my goal in 2013.
I need to realize it.

Record, July 22,2013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與三峽大豹溪對話

過去這十年間, 我常來三峽大豹溪, 就是滿月園附近的溪流.
雖不是每天來, 也不是住附近
但就是很有緣份
低潮時來看看溪流流動的樣子
就像吸收的負離子
心情會很愉悅

就比較容易放開一些事

這是還沒進到滿月圓的大豹溪一景
這是一個可以烤肉的點
但也是奪去人命的地方 (溺水)





Thanks to Legend Toastmasters members, Josh and  Justin
他們讓我開始重新拍照
我其實也不懂甚麼技巧
就只是帶著自己的消費機
騎著機車來大豹溪
當時 膝蓋還沒完全復原
所以 其實我不會買票進滿月圓走

因為我走不超過15分鐘就會痛

所以 我就只是在大豹溪沿途看到想拍的就停下來
這是小小的酢漿草
我很喜歡這小小的草



還有長在石縫中的野草
就是佩服其生命力
提醒自己雖然擁有的不多
但是要積極生活著





然後有一次我因為擔心我的膝蓋還沒復原
所以 我臨時取消還朋友去石門風箏節的活動
其實 我只要搭朋友的車去
最多就只是從停車的地方走到放風箏的地方
加上看風箏也可以坐在地上
請大家體諒我
或是我可以東拍西拍
跟大家分離一段時間
時間到在聚在一起吃東西之類的

現在是因為腳已經可以走2小時左右
心情較為舒坦
可以享不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當初可不是這樣


我很不開心我的朋友不體諒我無法出去玩的心情
又不來安慰我
T.T
還有居然有昆蟲飛來陪我
不騙你 這支就停在我面前
一直讓我拍 :D



然後就是我真的在2008年時常常騎車來看大豹溪
那時我在新莊大學念研究所
full time student

Linguisitcs 課程相當的理論
+ 我不常回桃園的家

就是趁假日找一天來這看溪水
慢慢的會買山裡的菜回去煮
這裡的菜煮起來有種甜味
就是菜的原味

久了老闆也認識我了
ha



然後就是要來談我因為想拍照
就無意中記錄的大豹溪的季節變換

我真的意外
因為
以前 我的人生就是念書 工作
假日才出去玩

後連在念研究所
以及假日在Toastmasters events

我不會真的看到櫻花盛開 楓葉變黃 梅花盛開的喜悅
然而 我卻都然在大豹溪沿岸看到這些意外的大自然風景

這是變黃的楓葉



這是小小的做酢漿草花
我後來才知道一年開兩次




這是二月去大豹溪時
看到一路盛開的山櫻花
蹲在地上拍的櫻花
當時 心裡因為在思年離開的人
所以 很喜歡拍兩個在一起的花
花好月圓 人團圓
只是 那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然後 我遇到粉紅色的梅花
比白色梅花還慢開
好開心

因為我根本不知花開的順序
我是因為拍了這一連串的花
才去圖書館找植物圖鑑來看
慢慢的才認識




這也是梅花的一種
不像梅花長在樹上
是像盆栽一樣
我後來在家鄉大園的社區看到不少這種梅花
好開心
原來 生活中到處有美麗的花朵
不一定要去山裡看





這是杏花
再去大豹溪的路上看到的
是棵很大的杏花樹
掉了一些杏花在馬路上
我難得的在路上一直停下來
就是一直看妳裡野花或是草可以拍
就是慢慢的養成找小東西拍





later
搬回桃園之後就很少來三峽大豹溪了
也比較賞親近一些溪流了
=="
慢慢的就想起在在是hot summer
應該來看看溪流的
July, 2013
結果溪流在整治
溪水很髒
T.T




我終於去走了一趟雲森瀑布
單程約一小時





但是嚴重坍方
溪流成了土石流

心痛耶
久沒來看大豹溪
現在受土石流侵襲
加上怪手整治
把溪水弄得髒髒的
natural beauty???????








希望我能多看看不同的溪流
希望大豹溪能趕快恢復原貌
希望大家也能試著多去看看溪流
是一種對話的方式
與大自然對話的方式
:)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在圖書館讀名人自傳

過去這一年有機緣待在圖書館
因為離開了輔仁大學圖書館(我搬家了)
所以都是待在地區型 or 社區型小圖書館
很多小孩來, 也有媽媽陪讀,
有些人在拼國家考試, 
有年紀不等的學生在 [給書看] (not focused) 
有的用電腦在看股票, 
而我就是在補筆記
偶爾帶電腦來把沒整理的照片, 網誌重新整理
跟我的寢室比起來
圖書館比較空曠
(最近痛下決心丟東西, 受了[令人怦然心動的整理方式]影響, 我在想用其他的網誌來談)

在補筆記之外
我就看看有甚麼藏書
金庸的武俠小說 少女時代言情小說 企管職涯修練 中國古典文學 漫畫書
還有一堆小孩子看的圖畫故事書 名人傳記 歷史傳奇故事
以下是我隨意拿出來看的傳記

松下幸之助
Henry Ford
Thomas Edison,
Beethoven
Florence Nightingale
Steve Jobs
宮崎駿


在我三十幾歲時
閱讀兒童文學中的名人傳記
我才真正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我不知道傳記的力量這麼大
名人的故事藉由會說故事的人
有技巧的說明
加上圖片與年代表
讓我更佳了解過去的偉人的看法
我需要的就是這種[危機處理能力]
Before this, I was anxious when I faced difficulties in life!

In sum, 
這些傳記中的人有其共通點:

  1. [偉人]是從[平凡人]開始的
  2. 貧困的童年, 家裡父母不一定支持
  3. 不是受了學校教育才決定他們的[志業]
  4. 他們是開創者, 開創新的產業
  5. 努力帶來財富, 但仍為社會大眾謀福利

而這讓我想到我自己的童年
  1. 我算沒有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
  2. 我沒有去圖書館借書的記錄
  3. 看漫畫不行, 看[國語日報]可以!
更進一步, 讓我去思考我的人生
  1. 由黑暗到光明面
  2. 如何面對阻礙?
  3. 不寄一切追求夢想的過程與方法
  4. 用態度來解決問題, 而不是一直憂鬱, 哀哀叫
  5. 人生中的機運, 自己做判斷的依據與名人相比?
  6. 社交圈? 人生導師?
對於這些自傳
我的摘要如下:

松下幸之助:

10歲就開始學徒生涯, 從腳踏車店學習做生意的要訣, 仍是會去念夜校補足機械知識.
患了肺結核, 仍是邊休養邊工作.
對於開創自己的生意, 一直在做計劃.
從腳踏車頭燈試驗, 從當地賣到東京與日本的大據點.
事業有的起色, 與更勵害的商人學習[商道].
開創松下電器, 生產線的高高低低生活, 照顧工人的生活.
進入世界大戰, 被迫製造戰爭用大船與飛機.
退休之後仍是堆廣[松下事管理哲學]到處演講與培訓人才.

Henry Ford:

12-15歲就離家去大城市當學徒(底特律市)
當學徒學習修鐘錶
對機械有高度興趣 善使用工具
崇拜當時事業家Thomas Edison
從機械工程師做起 修引擎
內心一直在研發會動的東西
重點就是引擎!!!

工作之餘研 發汽車的過程
一路測試 這個慢 那個振動大 這個速度不夠 那個舒適性不好
改 上路 修 改 上路 修 改 上路
參加賽事 贏得冠軍 贏得大眾注意力
生產更多T型車
更便宜的國民車

Thomas Edison:

從小就是個好奇的小孩 喜歡實驗
一樣從小 10-14歲就開始工作賺錢
在火車站賣報紙
 進一步學習電報技術
更進一步利用在火車上的空間放置藥水瓶
做化學實驗
一直在改良電報技術
對於不方便的物品 或是使用者不方便的狀況
就會想去改良產品 或是創出產品
前者是 改良鹼性電池, 後者就是創造出留聲機 以及電燈泡
9999次的失敗, 但最後一次成功了
這樣的心志 怎能不叫人敬佩!!!!
Thomas一生都在發明與改良產品
常常睡在桌子前
非常的專注

Beethoven:

從小被父親嚴格的訓練練琴
到漸漸與Mozart齊名
Beethoven 後來遭受耳朵失去功能的衝擊
失望 難過之餘
在樂團都跟不上他的指揮之餘
還是繼續創作樂曲

Florence Nightingale:

出身富貴世家但是選擇服務病人
並不是從10幾歲就出社會磨練
而是與家人進行沉默抗爭到35歲才參加訓練
在這之前, Florance 就一直保持閱讀以及筆記的習慣
讓後人看自傳時 可以更了解南丁格爾
在土耳其的波希米亞戰爭就是Nightingale 一戰成名的地方
她與官僚對抗 寫信給上位者報告真實的狀況
並且 不畏別人給的軟釘子
同時 引進很多新方案
幫病患創在更好的衛生環境, 避免病患死去
提供熱食給病患, 要求定期清洗便器, 要求通風良好, 保持懷境衛生............


宮崎駿:

電影龍貓理所描述的媽媽生病住院的情景
就是宮崎駿小時後真實故事
媽媽患了肺結核 必須到醫院靜養
所以 小小的駿 就必須幫忙照顧弟弟妹妹以及幫忙家務
從小就喜歡畫畫
其實並不喜歡念書
因為大戰的關係 搬家 見證被轟炸的慘狀
進入大學時 加入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兒童社
自己一個人畫畫
畢業後加入東京映畫公司
負責不同的案子
也認識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後來一起成立 吉普力工作室
龍貓 是第一次讓 吉普力工作室賺大錢的電影
宮崎駿 也是非常的專注在畫畫
為了讓日本的小孩子看懂
一生都是為小孩子畫畫
畫電影


我沒想到很多我人生中的不知所措
倒是可以在名人傳記中
得到一些不同的啟示

我很開心 我有參考的對象
而不是在慌亂時 
打電話給朋友
朋友沒接到
我又急又氣的狀態

問題沒有解決
我的朋友也會怕我的

加油喔 Sandy
You can do it.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Sandy, keep walking

最近我找到一種和黃昏相處的方式
以前只是拍 只是坐下來欣賞
還要更有趣!!


我現在開始享受在黃昏時運動
騎腳踏車, 在操場走路!

先說騎腳踏車的經驗


最近是一次騎1.5-2小時
在家裡附近騎
4-5月天氣還不穩定
有時下大雨 有時一直出太陽
所以出門都要看天氣

有時看著 Toastmasters朋友為了鐵人賽在準備
我都會想要試試看
練一下體力:
從Facebook得知他玩賽了
我就開心
畢竟我沒有很多可以參加三鐵, 並完賽的人
:-O
我在騎腳踏車時
發覺這其實是個緩和的運動
我的確是避開爬坡和高速行駛
我想先用baby step讓我慢慢的適應
每次騎完腳踏車
2個小時的運動
讓我的大腿肌肉會慢慢的結實
這樣我第二天騎就會感到較省力

慢慢的我就進入到身體對話的階段
listen to the voice of my body
並不容易啊
我過去這6年可是對我的腳, 膝蓋相當的沒力

這兩年我吃得比較好 也花比較多時間在運動
慢慢的我可以走多一點
從去陽明山二子坪
樹林大同山
桃園復興鄉拉拉山
東眼山健行
白石山前段健行
大溪大久芎古道
南崁的五酒桶山健行
國小操場走10圈
新家旁的魚池走道走兩大圈


Now, I can do it!!!!!!!!!!!!!!!!!!!!!!!!!!!!!!!!!!!!!!!!!!!!!!!!!!!!!



在操場走路的經驗則是會讓我想到過去
以前大學暑假時為了要減肥在這跑步
回到台中的大學時繼續跑步
後來膝蓋開始受傷
腳踝也開始受傷
受傷就停一下去看國術師
中醫
又進入了療傷的階段
其實, 現在的Facebook真的是個紀錄過程的好方式
用照片紀錄過程的點點滴滴
讓朋友按讚變為無聲的支持
如果當初我受傷時就開了一本[跑步紀錄, Sandy, keep running]來紀錄跑路的心路歷程
過程中也得到朋友的回饋與鼓勵
勝至會知道誰跑步 誰參賽 A, B 一起參賽
或是運動筆記的粉絲頁, Nike running APP.....
一切都讓運動變的是種可以分享的成就

那麼我應該可以持續下去的

even 追朔到我這 6年的復健
肌力訓練 游泳 減重啊
不會因為單調 無聊 沒有人陪 有做沒做對於明天是沒有差的心態
而讓自己慢慢的放棄運動
又因為放棄
慢慢的變胖
吃又不忌口
越胖越不想動
反而就是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
:'(

真是個惡性循環
所以, 請我自己忙亂的時候就是出門去走走看看
看夕陽 看天空 看路上行人 看運動的人
體會到不要被自己負面情緒控制住
不要因為下不了決定又慌亂的吃東西而不越去求救
不要因為情感的事[只]靠吃來發洩而不去溝通


Sandy, keep walking,
not eatting!!!!
Be healthy,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Love yourself.